加入收藏|设为首页

  • 新闻
    当前位置: 首页 健康专题 传染病
    细菌性痢疾防治
    时间:2014-04-03 14:05 浏览数:0次 【关闭页面】
    一、什么是细菌性痢疾?
    细菌性痢疾,简称菌痢,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,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确定的乙类传染病。急性菌痢起病急骤,畏寒、寒战伴高热,继以腹痛、腹泻和里急后重,每天排便十数次,但量不多,呈脓血便,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。重症患者伴有惊厥、头痛、全身肌肉酸痛,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,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休克。此病可常年发病,在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,可引起暴发。
    二、怎样预防?
    菌痢是通过粪-口途径感染,其防控措施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,同时加强病人管理,做好健康教育。
    1.首先要强化爱国卫生运动,管理好粪便、饮水和饮食,大力灭苍蝇。
    2. 保持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,尤其是餐饮业工作人员准备熟食前要彻底洗手,防止污染的手污染食物。
    3.不吃不卫生的生冷食品、瓜果、腐败变质的食物和未经彻底加热的剩饭菜。
    4.出现腹痛腹泻时要及时就医,减少与其他人员的密切接触,排泄物和用品应消毒处理。学生、幼托儿童等一旦确诊要隔离居家治疗至病愈后方可复课。
    5.正确储藏食物、生熟分开。
    6.要注意做好体检,特别是餐饮业从业人员,除定期体检外,有腹泻症状的不得参与餐饮制作。
    健康专题
    传染病
    少儿/学校卫生
    健康促进
    环境卫生
    地慢病
    计划免疫
    药物维持治疗
    职业卫生
    艾滋病
    结核病
    最新动态
   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...
    霍乱防治
    细菌性痢疾防治
    猩红热及其防控知识
   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要点
    传染病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