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段时间以来,全国疫情形势严峻,成都、眉山等省内多地相继出现疫情,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,排队、扫码、采样、连续检查已成为最近很多德阳市民的难忘体验。
核酸检测报告,这份特别的“健康通行证”也成为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屏障。疾控工作人员面对每日采集的大量核酸样本,是如何跑出核酸检测“加速度”的?为此,记者来到旌阳区疾控中心实验室,看看一份核酸检测报告是如何从“捅签签”到检测结果出炉的。
核酸检测,是病例筛查最关键的一环,也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首要标准。从排队、扫码,到迅速脱下口罩张嘴采样,核酸采样的流程,每位市民都再熟悉不过。当那根从你喉咙“一撩而过”的棉签被折断在试管里时,你的核酸采样便结束了。而这对于检测环节来说,这才只是开始。
旌阳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吴清介绍:在大规模核酸检测中,一支食指长的试管,相当于一辆载着10人的“旅游巴士”。“那个携带着你呼吸道分泌物的棉签头,将与其他9个陌生人的棉签头,在装有红色液体的试管里集合。待采样人员给试管穿上‘特制防护服’,即生物安全袋后,一场从喉咙出发的‘旅行’正式启程。”
记者了解到,筛查样本都是由护士统一收集,在实验室楼下做好登记,然后就运送到实验室。经过交接手续,从传递窗传递进入实验室后,还会进行清点,确保每一份样本都不会流失。工作人员随后将样本上张贴的条形码逐个进行扫描,同时,每板样本试管上的信息也会被打印成一张表格。“千万不要小瞧这张表格,它将与这些核酸样本,走完检测全流程。”
记者看到,核酸检测实验室主要分为试剂准备区、标本制备区和扩增区。3个分区形成一条严格的“流水线”,所有进入实验室的样本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经过全部流程。当仪器出具检测报告后,工作人员会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核,确认无误后,则上传到核酸检测平台,这时,市民就可以通过手机查收自己最新的检测报告了。 吴清表示,近段时间的大筛查中,旌阳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每天的检测量基本可达10000支检测管。按照混采1支检测管10人次来计算,大概就能达到10万人次。“为了以最快的速度,最高的要求出具检测报告,我们实验室10名工作人员实行轮岗制,每4小时换班一次,24小时轮班,工作量很大,每天每位工作人员都要上十几个小时的班。”
采访期间,透过双层橡胶手套,记者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实验室检验技师手上浸满的汗液。当他们走出实验室,脱去厚厚的防护服,背靠更衣柜稍事休息时,熬红的双眼、衬衣上清晰可见的白色汗碱,无一不显示着检测一线的繁忙和辛苦。他们虽然没有直面患者,却是距离病毒最近的“测毒人”。一批接一批的核酸检测样本正被送进实验室,隔着厚厚的玻璃,虽然看不清这些工作人员的脸,但他们的默默奉献、辛苦付出,为这座城市筑起了一层坚固的防疫屏障,为他们点赞!
文/图 本报记者 曾可嘉 2022年7月28日德阳日报 第三社会·广告版
|